在很多人心目中,纪录电影恐怕都是一种高冷枯燥的存在。但今天影视产业观察要为大家推荐的却是一部可看性很强的记录电影,它有好听的音乐,有生动的人物故事,更有能击中你心底最柔软部分的情感冲击力。这便是将在6月18日登陆大银幕的《大河唱》,记录了一位从河边走出的当代艺术家苏阳和四位民间艺人的故事,在上月30号,笔者有幸作为第一批观众观看到这部音乐记录电影,10多天过去,心底的这股感动与兴奋一直延续至今。
《大河唱》:在音乐中寻找文化的魂
苏阳可谓当代中国独立音乐界的标志性人物。成长于银川的他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而特殊的生活背景也使得他对黄河流域的土地和艺术有着根性的思考,从早期开始,苏阳就以民歌为特色,将流传千年的歌谣与现代摇滚进行嫁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摇滚风格,由他创作的专辑《贤良》曾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从2016年开始,苏阳发起了“黄河今流”艺术创作计划,希望通过音乐与多媒体、绘画、雕塑等艺术家进行的跨界合作,使民间艺术呈现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是《大河唱》最初的缘起,希望用一部纪录片将这一计划记录下来。但在运作的过程中,来自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的纪录片主创们发现苏阳音乐背后的文化基因非常值得挖掘。他的旋律根植于黄河流域,音乐的很大一部分灵感都源自于他早年在西北相识的民间艺人们,是黄河的文化滋养了他的创作。
于是与苏阳的音乐关系最近的四个民间艺人,也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角:陕北说书人刘世凯、环县皮影人魏宗富、河州花儿演唱者马风山、西府秦腔表演者张进来。这四位民间艺人不仅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上,所演唱的内容也都离不开这条河,在影片中有大量他们的演唱,虽然都是听不懂的方言,但却可以感受到饱满的生命力和一种文化的共鸣感。
正如《大河唱》的官方介绍里所写的“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歌唱天地、歌唱神灵、歌唱生活、歌唱爱情,于是黄河边诞生了《诗经》。那些在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下,从田间地头里生长出的民间歌谣,直至今天还有人在唱着。这些歌里有祖祖辈辈们的故事,有潜藏在母语中的信仰、生命与表达方式”。
而与民间艺人们粗粝的演唱相呼应的,是苏阳在片中所演绎的《贤良》《胸膛》等代表性的作品,两者产生了奇妙的互文效果。片中还穿插了多段苏阳前往世界各地演出的现场画面,当望着银幕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的乐迷一起沉浸在苏阳饱含激情的歌声中,让人感受到音乐跨越国界的独特魅力,也让人意识到黄河的文化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特殊意义,正像苏阳在影片的预告片里的第一句独白所说:“我们怎样歌唱这条河,我知道,她还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民间艺术的当代命运
除了好听的音乐外,《大河唱》让笔者深受触动的还有这几位民间艺人的故事。
经历丧妻之痛的说书人刘世凯,为了谋生独自一人背着把三弦,仗着偷学的一点不成体系的说书记忆,一边流浪边学边说,平日里总是孤身一人的他,只有拿起三弦时最为意气风发,手拿三弦的刘世凯,黄土塬便是他的舞台,或悲凉或朴实,或忠臣义士或男女私情,当这些传奇故事从风烛残年的小人物口中吐出,贫瘠的黄土上也仿佛忽然有了生机。
纪录片中有一段让笔者特别印象深刻,这天刘世凯的女儿出嫁,全家人以及村里的亲朋好友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但唯有刘世凯面无喜色,独自一人坐在炕上抽着闷烟,或许是受不了刺耳的鞭炮声,刘世凯起身独自一人来到屋外的田野上,当摄影机对准刘世凯的背影,显得如此落寞,当妻子女儿都相继离自己而去,陪伴刘世凯的,便只有那一把三弦琴和古往今来一本本传奇故事……此时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他的说书片段:“这二十年的光景也入土的我,好比我也过了一道淤泥河。”
“如果不是因为皮影,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来上海”,这是魏宗富首次到上海望着东方明珠璀璨夜景时所发出的感慨,给农民表演了一辈子皮影的魏宗富,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来到上海给大都市里的人表演皮影,当台下的学生们看着魏宗富手中的皮影问到“这是什么做的,能吃吗?”,魏宗富没能回答,只是露出标志性的憨厚笑容,作为观众,看到这一幕却止不住心酸……
从小生长在大都市里的孩子,不知道皮影为何物本不意外,观众感到心酸的当然也不是孩子们的“无知”,相反,观众感到心酸的,是对于皮影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未能得到传承的惋惜……
魏宗富的皮影手艺已经传了四代,他身上肩负着皮影世家的使命感,但面对皮影的衰落,他也不知所措:“一朝不用一朝的人,一朝也就不用一朝的东西嘛”,这句话从魏宗富口中说出来时那么云淡风轻,但我们知道,随着皮影的渐渐消逝,没有人会比魏宗富更伤心,直到影片的结尾,魏宗富和妻子购置了新的皮影戏舞台,此刻他的脸上才终于又露出久违的笑容。
借助这四位民间艺人的故事,《大河唱》呈现出了皮影、说书、花儿、秦腔这些民间艺术无可奈何地凋零的当代命运,也促人思考,能否有当代化的方式,让这些古老的艺术获得传承。就像苏阳所做的那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
《大河唱》以交叉叙事的方式表现了苏阳和四位民间艺人的艺术生活,借助影片中的五个样本,《大河唱》为观众呈现了面对故乡做出不同选择的两类人,一类,是如苏阳一般出走故乡流浪他乡,另一类,则是像其他四位艺人一样,始终坚守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你观看这部影片时,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关于“故乡和他乡”的命题。
在映后交流会上,来自广东的年轻导演柯永权有一句话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我与片中西北地区几乎毫无关联,但我相信每个人从小生长的地方一定都坐落着某条河,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条河。”就像这部影片的英文名所传递的那样,The River in Me.
在《大河唱》中,除了能听到苏阳激情澎湃的现场音乐,除了有对各种音乐形式和民间艺人生活的书写外,更重要的,主创人员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唤醒观众对故乡的感情,去感受内心中始终流淌着的那条河,正如《大河唱》的监制雷建军老师所呼吁的那样:“希望大家看完电影后,也会去有意识地去关注家乡,关注家乡中的人。”
包场观影邀请函
接下来,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分享给大家,同时也是我们影视产业观察在这个夏日为大家送上的一份惊喜!
这部曾在5月份参与戛纳展映的音乐纪录片《大河唱》,即将于6月18日登陆全国院线,影视产业观察也将于6月18日首映日当天20:30举办一场包场观影活动(具体时间和地点见下方海报),由于名额有限,我们将会从本文留言的读者中抽取10位幸运观众共赴观影,请大家踊跃留言。
优秀的电影不该被埋没,我们期待与你一起分享《大河唱》带来的感动,也希望你能通过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记录电影。
— THE END —
作者 | 彭侃 迈克李
编辑 | 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