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蔡徐坤VS周杰伦,这场大战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2019-07-24

    上周,很多80、90后应该挺忙的。除了白天作为“社畜”在公司领导、客户爸爸之间小心翼翼地夹缝生存之外,晚上还要被迫“营业”,参加一个亿的项目——为周杰伦打榜做数据。而这,只因一位饭圈少女的真诚之问:“周杰伦连超话排名都上不了,演唱会的票为什么还那么难买?”让众多早已佛系的“杰迷”紧急学习“超话打榜指南”,放下孩子和综艺、剧集,抄起鼠标从100名开外一路杀进TOP3,就为给如今的小朋友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流量。

     

     

    看着周杰伦的超话影响力急速上升,常年占据榜首的蔡徐坤粉丝坐不住了,一场属于iKun和ilun的荣誉之战就此打响。虽然,iKun们在战役中始终紧跟大部队“合理抛分”,甚至能够做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和对手10万差距的惊人战术,表现出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最终,7月22日零点,大批网友甚至包括林俊杰、陈赫、林更新、李现等众多明星凭借着“今夜我们都是ilun”的战斗精神,帮助周杰伦以破亿的影响力登顶,不仅把盘踞榜首64周的常胜冠军一把拽了下来,还让周杰伦成为了史上首位超话影响力过亿的明星。

     

     

    而这场数据大战,不仅让我们看到千载难逢的不同时代“年轻人”的集体狂欢,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粉丝群体之间在battle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也为我们揭开了不同时代下的饭圈生态。

     

    “周杰伦”时代:流量为何物?只求专辑演唱会的滋养

     

    2000 年如龙卷风般横空出世的周杰伦,凭借一连串前所未有的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年轻一代的狂热追捧。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他们应该都不曾想过周杰伦的实力,有一天会因为流量数据不好而被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周杰伦通过一张张专辑创造的销量纪录、一票难求的演唱会门票这些实打实的事情,早就是一个歌手演艺价值的最好证明。

     

    从2000年第一张专辑《Jay》至今,周杰伦一共发行了14张专辑、4首单曲。前10年,周杰伦以一年一张专辑的频率,揽获了无数的亮眼战绩。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周杰伦专辑单张全亚洲最高销量达到320万张,10张专辑累计正版销售达到2145万张。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专辑代替了实体专辑,在一定程度上对华语音乐发展造成冲击,周杰伦也放缓了作品推出频率,9年间仅推出4张专辑,但这仍旧没有影响到周杰伦的音乐认可度。据有关数据显示,三年前推出的最新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目前还依然占据着全网总销量冠军的位置,截至今年6月末销量接近200万张。

     

     

    除了音乐专辑之外,演唱会也是杰迷消费的主阵地。出道19年的周杰伦,如今已经开过7次巡回演唱会,累计达到329场。在 Pollstar 2018 年中全球演唱会票房排行榜中,周杰伦作为华人唯一入围者以 1540 万美元票房,位列全球第 55 位。此外,在城均演唱会票房排名中,周杰伦以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的4场,累计 938 万美元,位居全球第 19 位。而今年10月17日即将启动的上海站,门票也已经全部销售一空。“大部分杰迷最愿意的肯定还是演唱会,遇到过很多场场都追的铁粉,像我2017年比较有空的时候,追了5、6场演唱会。”曾担任过贴吧吧主的杰迷向影视产业观察透露。

     

    从以上列出的种种市场表现来看,周杰伦粉丝群体的消费能力绝对是名列前茅。这是因为,从粉丝地域分布上来看,杰迷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沿海一线,而且主要粉丝群体如今已经年近“中年”,总体收入水平要比如今鲜肉偶像们的粉丝圈高出一截。

     

     

    周杰伦的狂热粉丝可能不如蔡徐坤多,但整体粉丝基数应该会更大,有位在圈内多年的核心粉丝就估算,愿意为周杰伦花钱的粉丝至少在500万以上,“一到他演唱会或者发专辑,有种人皆‘杰迷’的错觉。”一位粉丝还告诉影视产业观察,有粉丝曾拿《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与排名相差一位的李宇春《流行》对比,发现前者在QQ音乐土豪榜中排第一的购买者仅购入了 405 张,而后者最高购买记录为6416张,前 100 位粉丝的购买量均在 1000 张以上。“有粉丝统计过,李宇春的专辑人均销量是 3-4 张,而周杰伦是 1-2 张。”这说明,在整个杰迷群体中,个人重复购买的现象相较于其他明星较少,“大多数还是买一张供自己欣赏”,消费是比较理性的。

     

     

    然而,虽然说杰迷为周杰伦消费的能力并不弱,但对于流量时代更为看重的数据,大多数杰迷却并不在乎,甚至对刷数据、打榜单等行为嗤之以鼻。“周杰伦的粉丝整体不太会去打榜,觉得没意义,因为周杰伦的歌真的不太需要。我记得当时QQ音乐榜第一名是后弦、许嵩,你看现在这些人都去哪儿了,还不是销声匿迹,所以打榜其实真的没什么用。”一位曾担任某分会会长的杰迷对影视产业观察解释道。采访中,大多数杰迷都表示,只有权威的音乐榜单比如金曲奖或海外著名音乐榜,才值得他们稍微搞搞数据。

     

    而对打榜文化的不在乎,令粉丝群体之间没有了太多如“革命友情”这样的情感维系,整个组织呈现出松散、活跃度低的特征。近年来,虽然说受日韩文化的影响,周杰伦的粉圈也出现为数不多的个站,但其实基本被周杰伦中文网 JayCn 、周杰伦国际后援会 Jay2u 和百度周杰伦吧这三家粉丝组织瓜分。

     

    采访中,周杰伦三大老牌粉丝组织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向影视产业观察表示,在团票困难、专辑久不问世的现状下,网站、论坛、贴吧已经鲜有人问津。根据艾漫数据显示,周杰伦的日均活跃粉丝仅为1.8万。一位资讯类博主就透露,虽然微博的粉丝量已经达到30万,但转发和评论表现都不佳。“周杰伦粉丝平均年龄相对更高,多数更习惯于只是刷微博看资讯,没有太多互动倾向。”某粉丝会会长说道。而在另一位个站负责人看来,由于喜欢周杰伦的粉丝很多都是年份较长的老粉,因此“早已过了激情的年代,现在活跃的粉丝其实都是散粉。”

     

    “蔡徐坤”时代:数据为王,音乐代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018年初,随着《偶像练习生》的落幕,蔡徐坤以断崖式的票数成功C位出道。在这场以人气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的偶像养成节目当中,iKun们深知流量对于“爱豆”蔡徐坤的重要性,据某粉丝介绍,在节目期间,刚做完激光手术、大着肚子也坚持投票的故事比比皆是。而身经百战的经验,也让iKun们逐渐成为“打榜正规军”,拥有一套十分成熟的运作体系,以极高的活跃度穿梭在各大平台上。

     

     

    节目影响力的逐渐减退,但节目期间培养出的陪着偶像共同成长的战斗情感,却让iKun们为偶像事业助力的热情并未消退。据某位站子负责人以“超话签到”来估算,《偶像练习生》收官半年后,活跃核心粉丝的数量仍然能达到60万左右,最高可达到100万。而iKun们由于偶像行程、地域分布、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令蔡徐坤的个人微博成为狂热情感宣泄的出口。2018年8月2日蔡徐坤的生日当天,他的新专辑《1》上线,蔡徐坤当晚在微博上公布了新专辑三首新歌之一《Pull Up》的MV,仅十几天后就获得了超过一亿次转发,与当时微博3.37亿的总用户规模比较来看,相当于每3名微博用户中,就有1人转发了这条微博。

     

    疯狂的数据,获得了共青团中央的关注。9月2日,官博发出一条名为“你见过一亿次转发的微博吗?”的微博,直指蔡徐坤一亿次转发背后存在“轮博”现象。然而,质疑声并未阻止iKun的刷榜行为,蔡徐坤一个人就承包了2018年微博转发量的TOP10榜单,粉丝强大的战斗力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令人瞠目结舌。

     

    某热门个站负责人就向影视产业观察透露,她曾经为了做数据,“每天一直给大家发号,一天睡4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而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一位社群管理员则表示,想要成为成员,必须先用微博超话签到记录、参与过数据打投的截图等来证明自己唯粉的身份,才会有通过审核的机会。可以说,为蔡徐坤做数据,已经成为其粉丝群体最为基本的社交方式。

     

     

    但是,粉丝们也深知,虽然说蔡徐坤在各大榜单上盘踞榜首,但从大众知名度来看,远不及很多流量明星。于是,为了能够实现爱豆的“高级感、出圈”一致目标,iKun必须要迎合偶像市场商业化的潮流,展现出自己的强大购买力。

     

    比如在去年蔡徐坤成为巴黎欧莱雅品牌挚友之后,其代言的产品小黑瓶在618期间销售13.6万瓶,同比2017年增长4556%。而当今年6月Prada宣布其成为品牌代言人之后,该条官宣微博转发量迅速达到了100万+,评论量达到了30.6万,甚至还有几百个粉丝直接在评论中晒出Prada产品的购买记录。

     

     

    一位拥有20万粉丝的iKun就向影视产业观察表示,“如果我有10000元,我就把所有钱都用来给他买东西。我是站在坤坤的角度,只要这件事情对坤坤有好处。”而另一位个站负责人则透露,“蔡徐坤粉丝真的是很愿意为他买单,像我去年半年就差不多能花到6、7万元,主要是机票和门票,见面会去了五次,像跟我比较好的朋友基本上都是6-10万这个区间。”

     

    然而,虽然说粉丝对爱豆的所有工作几乎都表示“无条件大力支持”,但iKun们似乎并非像外界看来那样“脑残至极”。采访中,几位受访者一致表示,粉丝虽然愿意支持他,但并不会接受成为商业市场中任人宰割的“韭菜”。其中一位就提到,“他现在代言的手机,我们有一阵一直在观望,地推太少了,走了几个城市,下了机场和高铁站都没有。如果他们真的在帮蔡徐坤做宣传,大面积铺开的话一定会买的。”

     

    这场数据大战,究竟孰对孰错?

     

    在这场大战中,其中一个评论成为了热门:“这是一次面向流量大型嘲讽的行为艺术。流量是周杰伦最不重要的指标。杰伦以缺席的方式参与这场流量较量,一切战绩都带着不屑但陪你玩的嘲笑。”

     

    但在笔者看来,这场“坤伦之战”并没有谁对谁错。根据艾漫数据显示,在蔡徐坤的粉丝群体当中,24岁以下是占比最高的群体,而周杰伦却是25-34岁之间,ikun大多还是享受校园时光的互联网娱乐时代原住民,而杰迷们则更多都经历了从卡带、专辑到数字的娱乐时代变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偶像工业体系,造就出了不同的市场评判标准,也由此生发出了不同的粉丝文化。

     

     

    走过“销量为王”的黄金音乐时代,凭借着过硬的作品、独特的音乐表达范式、超高的歌曲传唱度、时光积淀下的人气,如今的周杰伦已经在华语音乐中拥有着当下流量明星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而多年陪伴他的饭圈,感情也更加理性,已经由不顾一切的挥洒激情转变为长久且有力的默默坚守。在这将近20年间,周杰伦对于那些如今自嘲为“中老年粉”“夕阳红团建”的80、90后来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偶像,周杰伦和那些歌曲中埋藏的青春记忆,早已幻化成一个时代的印记。

     

    而在像蔡徐坤这样养成系偶像的陪伴型饭圈中,更多的是“养成”模式造就的妈妈粉、姐姐粉,对偶像以宠爱、心疼、保护心理见长,并常将对自己的希冀投射在偶像身上,善于挖掘偶像的萌点、闪光点,乐于向外界宣传偶像。她们通过不断地“轮博”制造出亮眼的数据。背后实则隐含的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人关注、被更加主流的文化接纳的渴望。但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使用一些过激甚至虚假的手段去制造流量,反而引起了主流文化的拒斥和反弹,这也是到了这场“坤伦之战”的最后,很多并非周杰伦粉丝的路人们也纷纷加入为周杰伦刷分的原因。

     

     

     

     

    因此,这场大战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即便蔡徐坤的粉丝圈再强大,也敌不过“公愤”的力量。但其实蔡徐坤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并不是向前辈叫嚣的那个人,却因为他是这个流量时代那个最突出的代表,而受到了讨伐。我们要讨伐的或许并不是蔡徐坤,而是这个时代的虚假与浮躁。

     

     

    ——THE END ——

     

    作者|胡钰鑫

    编辑|胡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