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补充好莱坞——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创作策略

    2017-02-25

    文 | 彭侃

    1980年代以来,好莱坞大制片厂之外的独立电影的繁荣是当代美国电影业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独立电影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如2015年美国发行的708部电影中,有561部为独立电影。一些低成本的独立电影甚至取得了比好莱坞重磅大片更好的票房成绩,在奥斯卡等主流的电影节上也频频获得重要奖项,如近年来《拆弹部队》、《为奴十二年》、《聚焦》等多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些成就,得益于美国独立电影在与好莱坞大鳄长期博弈的过程中,所发展出的一套完整的产业运作机制。本文将从制作、发行、营销和辅助机制四个维度对这些机制进行分析。

     

     “补充好莱坞”的创作策略 

    正如布尔迪厄所指出的,文化生产场域的构成包括两个亚场域,大规模生产的场域与有限生产的场域,两个场域内部有着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好莱坞主流电影和美国独立电影正是这样的两个场域。在制作层面,与平均成本已经超过1亿美元的好莱坞大制片厂电影相比,独立电影的成本很低,绝大部分独立电影的成本都在1000万美元以下,甚至低至数千美元,因此所能配置的明星和硬件水准,都难以与好莱坞主流电影匹敌。但美国独立电影很巧妙地针对好莱坞主流电影在转型过程中所留出的市场空白,采用“补充好莱坞”的策略,从而赢得了生存空间。

    对于国际市场已占据了其一半以上市场的好莱坞主流电影来说,要尽可能简化影片中的文化元素,才能让世界各地的观众能够理解。而为了使观众人群最大化,好莱坞主流电影需要制造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电影,去除那些少儿不宜的“限制级”元素,片中的世界也往往反映的是最不易引起争议的家庭和社会权力结构。在这些限制条件下,以营造大场面、追求视觉奇观而又最少文化接受障碍的动作片、科幻片、灾难片、动画片等少数“高概念”电影类型成为了好莱坞主流电影的绝对主导。

    “高概念”电影尽管能创造高票房,但并不能满足所有观众群体的需求,如希望电影具有艺术和文化深度的知识分子群体,希望通过电影能反映本族群命运和呼声的社会弱势和边缘群体,希望从“限制级”电影提供的感官刺激中获得宣泄的观众群等,都难以从好莱坞主流电影中获得满足。而美国独立电影恰恰将这些观众的需求作为自身生存的基点,并形成了“作者电影”、“身份电影”、“B级片”等不同的类型。

    “作者电影”强调创作者个人风格的发挥,其补充的是好莱坞主流电影缺失的文化深度,在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伍迪·艾伦、昆汀·塔伦蒂诺、吉姆·贾木许、史蒂芬·索德伯格、科恩兄弟、格斯·范·桑特、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凯文·史密斯、索菲亚·科波拉等一大批电影作者,他们既共同受到欧洲艺术电影传统、美国1960、70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潮流、当代先锋艺术等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又因各自经历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追求个性化的电影美学风格。

    如昆汀·塔伦蒂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强烈戏仿性和暴力美学:

           (昆汀·塔伦蒂诺)

      (昆汀·塔伦蒂诺作品《杀死比尔》海报)

     

    吉姆·贾木许作品中通过缓慢的节奏、极简主义的摄影机运动、面无表情的对话所呈现出的疏离风格等:

    (吉姆·贾木许)

    (吉姆·贾木许作品《不法之徒》海报)

     

    伍迪·艾伦则以其“纽约知识分子式”的机智而著称,在他的电影中充满了各种幽默的讽刺,涉及政治、文化、宗教、性、习俗等,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积累,很难理解其作品中的内涵:

    (伍迪·艾伦)

    (伍迪·艾伦作品《午夜巴黎》海报)

     

    因此“作者电影”的观众群体往往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高艺术涵养的知识分子。

    美国独立电影创作上的第二大类型是“身份电影”,其所补充的是好莱坞主流电影中缺乏的对边缘、弱势群体的关怀。在这类电影中,创作者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这种身份往往跟性别、种族和性取向有关,而他们的创作也是以这种身份为基础,表现被保守的主流电影压制或忽略的边缘群体的生活。如1990年代以来盛行的新酷儿电影、新黑人电影等,其面向的目标观众往往是也具有这一身份的群体。“身份电影”的电影人往往以一种激进的姿态,成为其所处族群的文化代言人。

    如斯派克·李将他的电影公司取名为“40亩地和一头驴”,指涉着黑人被白人所奴役的历史。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在表现黑人的血与泪,也反驳着主流电影中所刻画的消极、刻板的的黑人形象:

    (斯派克·李)

    (斯派克·李作品《芝拉克》海报)

     

    第三大类型是“低成本商业类型电影”。它脱胎于好莱坞电影发展早期便出现的“B级片”传统,并随着1980年代的录像带文化、新世纪以来的互联网潮流而发展壮大,其所补充的是好莱坞主流电影中刻意回避的“限制级”元素。诉诸于对观众的感官和心理刺激,或暴力、或恐怖、或情色,满足成年人的原始欲望。这类电影往往成本非常低廉,制作粗糙,但却自有拥趸,每一种细分的低成本商业类型电影观众群体尽管数量有限,但却有着很高的黏性。因此其有着不错的盈利空间。

    如被称为美国低成本商业类型电影教父的罗杰·科尔曼,大部分电影都只用一两星期拍完,平均成本不到10万美元,以惊悚、怪诞的情节吸引观众。他已制作超过300部电影,其中280部取得了盈利:

    (罗杰·科尔曼)

    (罗杰·科尔曼作品《情人节大屠杀》海报)

     

    总的来说,当代美国独立电影形成的上述三大类型,每一种类型背后都有一个稳定市场作为支撑,这一市场虽然不像主流电影那般广阔,但却足够维持独立电影的生存和再生产。独立电影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市场之外的个性化创作,相反,它准确地抓住了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生态中的小众文化市场,通过补充好莱坞主流电影业留下的市场空白,满足不同细分观众群体的精英意识、身份政治或原始欲望,而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并成功地创造了种种富有吸引力的电影亚文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