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跨屏互动益智节目新形态——《啊哈》

    2015-08-04

    节目《啊!哈!》

             《啊!哈!》是一档轻松有趣的答题游戏节目,在节目中,主持人会给在场选手展示一系列极其相似,又暗藏差异的图片、短片、动画等,选手要快速发现每组材料的区别,进行类似“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最善于发现不同的选手将赢得现金大奖。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不再是传统的电视节目“接收者”,而变成了“参与者”,在收看节目之余,使用手机下载节目APP,与选手一起“找茬”,赢得奖励。

             《啊!哈!》的原版节目由日本和以色列资深制作团队合作,在日本和以色列均推出了各自的版本,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在日本,这档节目自2005年起已连续播出9年,收视率稳定在15%以上,是档备受日本民众欢迎的长寿节目。 

             原版的《啊!哈!》每期节目时长约40分钟,设有三个答题环节:第一环节是选手淘汰赛,第二环节是冠军争夺赛,第三环节是奖金升级赛。题目形式分为五类:AHA Movie—从动态短片中发现画面中的微小变化;AHA Picture—在前后两幅图片中发现不同;AHA Puzzle—在拆分成若干块的图片拼图中辨认原图内容;AHA Monochrome—从黑白拓印的图片中猜测图片的主体;AHA Motion—从3-5秒的动态图片中找出图中的变化。节目的全部题目来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符合人类的视觉心理学,目前原版节目模式已经构建起庞大的题目库。

             每期节目选择六位年龄各异、背景不同的人作为参赛选手。与一般益智答题节目不同的是,《啊!哈!》不是选手知识和智商之间的比拼,而是考验他们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反应力。从这一点上讲,《啊!哈!》让答题节目走下“高智商”节目的神坛,降低了选手参加节目的门槛,即使不能熟读四书五经、不通晓天文地理,你也可以来参加节目,甚至pk掉那些所谓的“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这一方面使节目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新奇感,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在电视银屏上展示他们的魅力。

             正是因为《啊!哈!》这样的节目属性,从受众群体的角度上看,它对观众年龄、职业、阅历不设观看障碍,非常适合家庭、朋友共同收看,拥有极大的潜在市场。其实,答题节目本身对观众来讲就是一种“高黏着性”(highly engaging)的节目类型,一旦观众开始收看,很容易随着问题接连抛出,产生与选手pk的心态,或者由于对答案的好奇,参与到答题的过程中来。同样,《啊!哈!》也适合一家人或者朋友在周末的晚上,聚在一起,同选手一起发现图像中的奥秘,发挥电视的情感联系功能。

             同时,考验观众观察力的《啊!哈!》将被动的“沙发土豆”们调动起来,在日本和以色列,观众们积极与选手一起答题,眼睛紧紧盯着电视屏幕中一点一滴微妙的变化。在这种条件下,电视不再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伴随,相反,它获得了观众足够的视觉关注,这就为节目创造了极大的商业可能性。在众多短片和图片题目中,广告商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植入产品广告,从而为节目增加商业收入,这对电视台、节目制作方和广告商来说,都提供了很好的商机。

             此外,在节目本身之外,《啊!哈!》也为开发节目衍生APP提供了可能。在跨屏互动、数字化传播的大背景下,节目制作方可以请技术团队开发依托社交媒体的网络游戏和移动端APP,让观众在节目之余的闲暇时间也能够参与游戏答题,实现观众与节目中选手的pk、观众之间的人际互动等。衍生产品的开发一方面提高节目本身的价值和受关注度,另一方面也拥有其本身的商业营销价值。

             因此,《啊!哈!》这一节目模式用较低的制作成本,凭借“高黏着度”的节目属性,为电视节目制作方提供了诸多盈利可能性;同时,这档节目也符合跨屏传播时代的要求,是一档值得引进的模式。